認識磁磚/FAQ
Q:硬底施工
地坪施工時,先以水泥砂槳打底,等待1~2天讓水泥砂槳硬化後再輔以黏著劑於磁磚上之施工方式。
因為需要打底完成硬化後才能貼磚,所以俗稱二次施工(乾式工法)。
施作步驟:
1. 以水泥砂漿打底(約3cm)並整平,等待1~2天其陰乾硬化。
2. 將磁磚黏著劑與水泥混合成水泥砂漿後,用鋸齒鏝刀將混合過的水泥砂漿抹在打底層上,並同時抹於磁磚背後,俗稱「雙面上膠」。
*雙面上膠:分別在地坪與磁磚背面,用鏝刀抹上“鋸齒狀”的水泥砂漿,確保鋪貼時磁磚與地坪都能充分「吃漿」,增加磁磚與地坪之間的密合度、阻力、咬合力道。
道理就如同光滑的表面與粗糙的表面相比,粗糙面較能增進摩擦力,貼上後能避免位移、晃動..等情形。(此方法最能避免日後"膨共"問題)
3. 磁磚鋪貼完成,使用輔助工具「整平器」確保磁磚水平。
4. 待鋪貼完工24小時,等底部水氣散去後再進行填縫。(避免出現"水傷"問題)
工法優缺點:
優點:磁磚附著較牢固,耐久度及穩定性較高。
缺點:施工時間較長、成本較高。


Q:濕式軟底施工
地坪施工時,以水泥砂槳打底並以押尺抹平後,不用黏著劑直接於水泥砂槳上貼面材(如石材或地磚)之施工方式。
因為打完底後就能馬上貼磚,俗稱一次施工(濕式工法)。
施作步驟:
1. 以水泥砂漿打底(約4~5cm)並整平。
2. 貼磚前於水泥砂漿上灑上水泥粉或水泥漿,增加磁磚的黏著度。 (潑灑水泥粉後要立即施工,避免水泥砂漿硬化)
3. 貼磚的過程中以錘柄輕敲面材,使其充分吃漿。
4. 待鋪貼完工24小時,等底部水氣散去後再進行填縫。(避免出現"水傷"問題)
工法優缺點:
優點:快速、成本低。
缺點:平整度、黏著穩定度較差。
Q:騷底(半濕式軟底)施工
地坪施工時,以「水泥+砂」(約1:5)打底並抹平後,以土膏水潑入打底的「水泥砂」產生水化作用,在地面&磁磚背面抹上水泥砂漿或是益膠泥貼上磁磚。
常用於室內花崗石及大理石等鋪設。
步驟:
1. 以乾拌「水泥砂」打底(約4~5cm)並整平。
2. 在「水泥砂」地坪上澆上土膏水。
3. 在地面&磁磚背面抹上水泥砂漿或益膠泥並用齒狀鏝刀刮出齒痕以利吃漿。
4. 黏貼後用橡皮槌作敲打,調整水平。
5. 待鋪貼完工24小時,等底部水氣散去後再進行填縫。(避免出現"水傷"問題)
工法優缺點:
優點:快速、成本低。
缺點:水泥砂乾後容易收縮下陷,有機會導致磁磚鼓起或脫落(膨共機率較高)。